集邦光储观察获悉,瑞浦兰钧日前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5年上半年,瑞浦兰钧营收近95亿元,亏损同比大幅收窄90.4%,逼近盈利,这一经营改善的积极趋势引起广泛关注。
同时,储能业务的突出表现也成为一大亮点。储能电池业务收入50.83亿元,占比首次超越动力电池业务,成为业绩中的显着变化。
营收增长,接近盈利
从整体财务状况来看,瑞浦兰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截至报告期末,瑞浦兰钧总资产为388.92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底增长0.9%;净资产为103.225亿元,与上年底基本持平。
瑞浦兰钧上半年实现营收94.91亿元,同比增长24.9%;毛利8.29亿元,同比增长177.8%,毛利率攀升至8.7%,较去年同期提升4.8%。对于上述数据变化,瑞浦兰钧表示,主要得益于动力及储能电池产品订单量增加,带动销售规模持续扩大,产能利用率提升后,规模效应得以充分显现。
更值得关注的是,瑞浦兰钧期内亏损0.63亿元,同比大幅收窄90.4%,极限逼近盈亏平衡点。
储能出货激增,首超动力业务
业务层面,锂电池产品出货量的增长为营收提供了支撑。
今年上半年,瑞浦兰钧动力及储能电池产品销售量均高于去年同期,共出货32.4GWh锂电池产品,同比增长约100.2%。
其中: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8.87GWh,同比增长119.3%;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3.53GWh,同比增长78.5%。
毫无疑问,储能业务已成为瑞浦兰钧营收增长的核心引擎。
从收入结构看,储能业务的占比出现明显提升。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18.87GWh,贡献收入50.83亿元,占总营收的53.6%,这是其首次超越动力电池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图:储能电池产品营收首次超越动力电池产品
图源:瑞浦兰钧2025年年中报
据公开信息显示,瑞浦兰钧的储能产品覆盖电芯、电池箱、储能系统等,可应用于集中式电力储能、工商业及家用场景,且已通过国家强制标准GB、美国UL安全标准、国际IEC等标准认证,客户范围涉及全球多个重点市场。
全球布局:东南亚-欧洲并行
2025年,海外储能市场保持增长态势。为顺应趋势,在全球战略布局上,瑞浦兰钧推进“东南亚-欧洲”并行策略。
2025年初,瑞浦兰钧印尼首个海外电池工厂建设启动。该工厂选址紧邻瑞浦兰钧母公司——青山集团在印尼的镍矿基地,一方面,这能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则有助于降低物流、关税的成本。
印尼电池厂一期规划年产8GWh电池及系统,并预计同年投产。未来随着产能逐步释放,瑞浦兰钧还可以经由东南亚市场,进一步拓展日韩两大市场。
综合以上信息来看,瑞浦兰钧上半年营收呈现上升趋势,亏损收窄。储能业务保持快速发展,海外工厂的建设则为其长周期布局提供了新的支点。
本文内容由集邦光储观察整理,如需转载或引用数据,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