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储能企业陆续披露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从核心财务数据来看,15家储能相关企业整体呈现出积极回暖的态势。
部分企业凭借市场机遇与自身优势实现业绩增长,而小部分企业仍在亏损边缘挣扎,但也不乏减亏的积极信号。
据集邦光储观察不完全统计,其中有12家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处于盈利状态,包括科陆电子、横店东磁、禾望电气、南网储能、蔚蓝锂芯、林洋能源、骆驼股份、远东股份、海得控制、普路通、协鑫能科、豪鹏科技;3家处于亏损状态,包括智光电气、晶澳科技、协鑫集成。
具体如下图:
这些储能企业在赚钱
在盈利增长方面,以下几家企业表现亮眼:
- 科陆电子:海外订单驱动业绩反转
科陆电子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重大转机,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75亿元至2.25亿元,成功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预计在1.3亿元至1.65亿元,同样实现扭亏。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储能订单的陆续交付,推动营业收入显著增长。近年来,储能业务已成为科陆电子的核心增长极。自2021年储能业务营收2.33亿元起,至2024年已飙升至14.56亿元,三年间增长逾5倍。
2025年1月,科陆中标中广核新能源10.5GWh储能系统框架采购,为后续储能业务增长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海外市场持续拓展与订单落地,科陆电子有望在储能领域进一步巩固地位,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 横店东磁:多业务协同推动高增长
横店东磁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预计上半年扣非净利润达10.2亿元至11.1亿元,同比增长69.4%至84.3%,得益于其在铁氧体磁性材料领域龙头地位巩固、光伏产业海外产能释放及锂电池业务在小动力市场的拓展。
磁材产业方面,其铁氧体磁性材料龙头地位稳固,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光伏产业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的韧性增长,公司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海外产能凭借差异化布局实现满产释放,持续强化差异化竞争策略,海内外出货量持续提升。锂电产业聚焦小动力多领域应用市场,在高稼动率下保持良好市场拓展态势。
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推动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 南网储能:新型储能项目推进加速
南网储能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为8.08亿元,同比上升27.38%,主要源于调峰水电厂来水增加带动发电量提升,以及新型储能项目的推进。
综合来看,高增速企业,如豪鹏科技、科陆电子,主要依赖海外订单爆发、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化。部分稳健增长企业,如横店东磁、骆驼股份,受益于多业务协同及传统优势市场扩张。
从行业发展来看,受政策抢装、海外需求、产能释放等因素的影响,上述企业增长均与储能行业整体回暖密切相关,但具体各家驱动因素因业务布局不同而有所差异。
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晶澳科技虽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上半年减亏明显。智光电气也因公司储能业务持续增长,处减亏状态。而协鑫集成则由盈转亏,面临着业务转型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
集邦光储观察梳理后发现,从上半年业绩看,储能企业在政策驱动、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技术迭代的大背景下,正经历着结构调整与业绩重塑的关键时期。抓住海外需求、技术迭代的企业持续领跑,而依赖单一业务、未及时应对价格战的企业仍承压。
15家企业中报业绩预告
1.科陆电子
科陆电子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5亿元至26亿元,同比增长30.82%到36.05%;上半年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3亿元至1.65亿元,同比增长220.48%-252.92%,同比2024上半年扭亏为盈。
业绩变动原因:报告期内,随着海外储能订单陆续交付,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24年上半年因埃及镑汇率大幅下跌产生汇兑损失人民币10,364.02万元,本报告期埃及镑汇率相对平稳,财务费用同比减少。
2.横店东磁
横店东磁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上半年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盈利102,000万元至111,000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
(1)磁材产业:公司铁氧体磁性材料龙头地位巩固,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横向和纵向布局的多个新产品和器件,市场拓展初见成效;通过组织变革和数智化布局,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
(2)光伏产业:在政策影响下中国新增光伏装机保持较高速增长,相应带动了全球光伏装机的韧性增长。公司稳步推进深度国际化,海外产能凭借差异化布局,叠加自身产品的技术和品质优势实现了满产释放;持续强化差异化竞争策略,海内外优质市场的出货量持续提升,并延伸参与提供下游应用的方案解决;各生产基地通过严控制造成本、突破产量极限、提升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和组件平均功率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3)锂电产业:聚焦小动力多领域应用市场,公司在高稼动率下,保持了较好的市场拓展。
3.禾望电气
禾望电气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亿元到2.41亿元,同比增加34.91%到47.79%。
业绩变动原因:主要系新能源业务增长。
4.南网储能
南网储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83亿元,同比增长12.77%;扣非净利润8.08亿元,同比增长27.38%。
根据南网储能公布的部分经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调峰水电收入同比增加23.05%,主要原因是调峰水电厂来水同比增加,发电量同比增加;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收入同比增长28.87%,主要原因是新增云南丘北储能电站投产。
5.智光电气
智光电气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500万元-6,000万元,同比减亏0.93%-25.70%。
业绩变动原因:本报告期业绩同比减亏主要是公司储能业务持续增长。由于智光电气参股的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在2024年下半年大部分已经处置,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比去年同期减少。
6.蔚蓝锂芯
蔚蓝锂芯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1,800万元–37,800万元,同比上涨156.05%-204.36%。
业绩变动原因:蔚蓝锂芯各项业务均保持良好的运营态势,尤其是锂电池业务,出货量持续增加,带动业绩同比增长。同时,LED芯片业务业绩贡献也较2024年上半年明显增加。
7.林洋能源
林洋能源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500万元到33,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23,076.27万元到29,076.27万元,同比减少40.79%到51.39%。
业绩变动原因:新能源板块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公司新能源电站BT项目尚处于建设期,相关销售收入暂未确认;同时,光伏电池片市场价格阶段性下行致盈利空间承压;电力市场化交易结算电价受规则调整存在阶段性波动,对收益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储能板块,上半年,由于国内行业竞争持续激烈,公司聚焦提质增效经营策略,深耕优质合作资源,项目规模阶段性调整。上述因素共同对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形成一定影响。
8.晶澳科技
晶澳科技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8.6亿元—23.6亿元。
业绩变动原因:上半年内,晶澳科技持续深化市场拓展,加速推进国际化布局,并依托于技术领先优势,电池组件出货量维持行业领先地位。然而受近年来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的影响,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对比同期整体承压下行,同时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加剧,导致公司组件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同比下降,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9.骆驼股份
骆驼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3.76亿元到4.449亿元之间,同比增加10%到30%。
业绩变动原因: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产品汽车低压电池销量同比增加,尤其是汽车低压锂电池销量大幅提升,带动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同时,公司通过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高经营效率,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以及汇兑收益增加等均对净利润的提升带来正面影响。
此外,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情况较同期好转,公司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同比增加;同时,报告期内完成抵偿债务的股权资产过户导致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10.远东股份
远东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000万元到18,000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
(1)智能缆网:营收规模和利润持续提升,受益于公司持续聚焦战略客户、优化产品结构/服务及商业模式、加强成本管控、优员增效、降本增效。
(2)智能电池:营收规模持续提升、利润持续大幅减亏,受益于战略客户合作持续加强、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户储/工商储/源网侧等储能项目持续落地、优化产品结构/服务及商业模式、加强成本管控、优员增效、降本增效。
(3)智慧机场:营收规模和利润持续提升,受益于订单同比大幅增长并快速交付、强化项目精益管理、降本增效。
11.海得控制
海得控制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470万元-700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报告期内,海得控制营业收入同比有较大幅度上升,并实现了扭亏为盈。主要原因系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有所增加。公司在保证订单交付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在研发、运营和管理端的资源整合,适度调整投资规模和进度,落实各项降本增效的措施,费用同比减少。公司数字化业务季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平稳。
12.普路通
普路通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为2500万元至34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业绩变动原因:普路通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公司持续拓展新能源业务,实现了收入增长;二是公司全面加强应收款项催收力度,回款情况持续向好,历史应收款项的回收冲减了前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13.协鑫能科
协鑫能科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为43,000万元-5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55%-80.87%。
业绩变动原因:报告期内,协鑫能科能源服务业务收入及利润同比大幅提升。同时,协鑫能科下属风电、燃机热电等存量电厂本期业绩同比也有所提升。
14.豪鹏科技
豪鹏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6.8亿元至28亿元,同比增长15.72%至20.90%;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000万元–8,200万元,比比上年同期增长308.80%–378.88%。
业绩变动原因:本报告期内,公司以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为支点,持续深化与头部战略大客户的合作,加速高价值市场份额渗透,推动核心业务出货量稳步提升,从源头有效保障了营业收入的高质量增长。同时,随着公司产能归集整合完成,资源共享的协同效应逐步释放。
在AI+端侧硬件加速渗透的产业浪潮中,公司“All in AI”的前瞻性战略布局已逐步进入成果转化期。目前,公司的AI战略布局已开始初步转化为业务增长新动力,并将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于全球战略客户,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终端客户涵盖众多世界五百强和细分行业头部品牌商,持续为全球市场提供高安全性产品与优质服务。
15.协鑫集成
协鑫集成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27,000万元至36,000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受产业链供需失衡影响,组件终端价格处于低位,组件毛利率同比下滑,行业主链环节普遍出现亏损。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加强市场开拓,实现上半年央国企大型招投标项目中标规模位居行业第三,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极致降本增效,自产电池及组件非硅成本、产能利用率、存货周转天数及现金周转效率行业领先,提升经营效益,收窄亏损幅度。
本文内容由集邦光储观察整理;如需转载或引用数据,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