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第4周,中国储能企业海外签单潮再掀高峰。南都电源、晶科储能、上能电气三大巨头接连宣布签订储能订单,一周内狂揽超5GWh海外订单,单周签约量直接超越2024年同期全月水平。据集邦光储观察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海外储能订单签约已超107GWh。
在全球加速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频频斩获大额订单,成为推动全球储能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6月28日,南都电源宣布称与印度某知名大型独立发电运营商签署储能订单,为其供应1.4GWh的储能系统。据悉,该项目是印度最大的单体储能项目之一。无独有偶,上周晶科储能宣布与希腊能源公司Metlen集团正式签署了3GWh的储能项目框架协议。此外,上能电气在上周也宣布近期与土耳其领先的新能源公司Arde Enerji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达成首期500MW储能产品供货的合作。
这一系列订单的落定,彰显了我国储能在全球储能系统领域的迅猛发展态势。今年以来,众多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持续发力,“承包”全球储能大单。据集邦光储观察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签约已超107GWh。
作为全球储能行业的领军企业,“一哥”宁德时代今年1月与阿联酋马斯达尔达成19GWh储能合作,将打造全球最大光储一体化项目。从影响来看,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能大幅提升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也将进一步巩固宁德时代在全球储能市场的龙头地位。3月,Quinbrook宣布将与宁德时代合作,在澳大利亚各地部署3GW/24GWh的储能系统EnerQB。
比亚迪同样在海外储能市场取得重大突破。2月,比亚迪储能与沙特电力公司正式签署合同,将为沙特五个电池储能系统项目提供12.5GWh的电力。加上之前交付的2.6GWh项目,比亚迪与沙特电力公司的电池储能系统合作总量达到15.1GWh。该项目覆盖沙特五城电网,对沙特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助力比亚迪在中东储能市场实现深度布局。
除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其他中国储能企业也纷纷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
阳光电源在拉美和非洲连下两城,分别为智利提供1GWh储能设备、为南非Red Sands项目供应612MWh全液冷系统;晶科储能接连拿下多笔海外订单,海外布局完善;楚能新能源与英国Immersa签署2.5GWh协议,深耕欧洲市场;德赛电池4GWh订单布局中东与拉美;首航新能源、海尔新能源分别通过技术创新和多元合作,在欧洲工商业和户用储能领域实现突破。
三大区域市场分析
从前文订单的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储能企业的海外订单覆盖了全球多个地区,亚太、欧洲、中东非等地区成为中国储能企业海外布局的重点区域。
亚太市场来看,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区域之一,亚太市场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以及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国储能企业出海的“主战场”之一,多家企业在该地区收获储能订单。
再来看欧洲,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欧洲储能装机将达26GWh,同比增长26%。欧洲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持续攀升,市场成熟度较高,对产品价格的接受度也较高,早已吸引了大量中国储能企业入驻。
从中东非市场来看,随着刚性需求的增加,及对改善能源结能源转型的迫切,中东非地区已成为储能项目的热门投资区域。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此展开了深度布局,获得大额订单,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德赛电池等。另一方面,当地能源转型目标明确,储能项目快速发展,中企先进技术和高效产品的进入也助力当地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缓解当地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总体而言,今年以来,中国储能企业纷纷在海外市场加大发力力度,并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凭借过硬的技术创新实力、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及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多家企业成功突破国际市场壁垒,有望在全球储能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重要席位。
本文内容由集邦光储观察原创;如需转载或引用数据,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