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隆基绿能、大全能源、阿特斯3家企业发布6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了其在技术突破、产能建设以及市场策略上的最新动态。
当前光伏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终端市场需求增长逐渐放缓,供需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迭代的浪潮中,行业格局正面临重塑,各大企业纷纷探寻新的突围路径。
头部企业率先出招,以差异化策略破局。隆基正通过HPBC 2.0和HIBC技术的双线布局,加速推进国内外产能建设,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巩固其在全球光伏市场的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大全对多晶硅供需及价格走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下半年多晶硅供需失衡难改,但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在此情况下,将聚焦现有业务的降本增效和生产运营优化。
而阿特斯则采取“光伏+储能”双轮驱动策略,调整出货量目标,并积极布局储能市场,力求在行业整合期实现弯道超车。
隆基:HPBC2.0/HIBC双线并进,国内外产能建设持续加速
隆基绿能主要披露了其HPBC2.0、HIBC技术产品情况,钙钛矿电池技术布局等最新进展。
在HPBC2.0技术上,隆基将集中资源开展HPBC2.0先进产能替换和升级迭代,预计到2025年底,其HPBC2.0电池、组件产能均将超过50GW。目前HPBC2.0电池技术的单GW建设投资相较2024年已经有所下降。
在近期2025SNEC展会上,隆基发布了其最新的HIBC技术及产品,该技术融合了HJT和BC技术的优点,显著提升组件效率,依托2382mm×1134mm标准尺寸,HIBC组件功率突破700W,量产效率高达25.9%,功率密度超过259W/m²。
目前HIBC电池技术的规模化量产条件已经成熟,2025年5月在欧洲光伏展会发布的EcoLife系列产品正是基于HIBC技术制造,后续将逐步推向工商业市场。
除此之外,隆基还在钙钛矿技术上有所布局。2025年4月,其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突破34.85%。尽管钙钛矿叠层电池有着转换效率高等优势,但是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仍然存在稳定性等诸多问题,因此,目前该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无量产计划。
在产能建设方面,近期隆基绿能动作频频。国内市场方面,2025年6月30日,隆基绿能发布《关于以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的公告》,拟通过隆基乐叶向铜川隆基增资10.8亿元,该项资金将用于“铜川隆基年产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建设。
海外市场方面,2025年6月23日,隆基绿能与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旗下的Pertamina NRE公司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在印尼西爪哇省建设一座规模达1.4GW的光伏组件工厂,据悉该工厂将采用隆基先进的HPBC 2.0技术进行组件生产。
大全能源:多晶硅供需失衡未解,聚焦增效降本
据大全能源2025年一季报,大全能源二季度产量指引为2.5万-2.8万吨,2025年度产量指引为11万-14万吨。
大全能源指出,当前行业多晶硅库存约40万吨,结合产业历史规律及当前供需格局,行业多晶硅库存规模满足2个月的下游需求水平,可被认为库存水位达到相对安全可控的状态,目前大全能源的多晶硅库存维持在安全合理区间。
对于多晶硅价格后续走向,大全能源认为,当前多晶硅价格已接近头部企业含税现金成本附近,下探空间有限。供给端方面,下半年西南产能存在复产预期,叠加高存量产能影响,多晶硅库存或重回高位,供给格局未见明显改善。
需求侧方面,伴随前期抢装潮结束,下半年光伏装机需求力度减弱,增速放缓,供需失衡状态短期内难以扭转,多晶硅价格仍将处于较低水平,然而,目前N型致密料的价格已接近头部企业的含税现金成本,预计进一步下探的空间有限。
在当前行业格局下,大全将优先聚焦现有业务的降本增效和生产运营优化,短期内暂无新增资本开支计划;同时将以稳健的财务管控与灵活的运营模式为核心,通过强化现金流储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筑牢财务安全防线,提升行业周期底部抗风险能力,持续夯实长期价值。
阿特斯:光伏储能双轮驱动,调整组件出货量目标至25-30GW
当前光伏行业已步入深度整合期,阿特斯正尝试采取不同手段争取突围,采取光伏和储能双轮驱动的策略,光伏仍然追求盈利,不过于追求发货量排名,并将2025年全年组件出货量调整至25-30GW;同时发力储能市场,二季度发货量预计会有较大提升。
在光伏电池技术选择上,阿特斯在各项技术上均有持续研发和布局。TOPCon电池技术目前性价比高,应用规模最大,阿特斯的TOPCon电池技术多项指标领先;HJT技术已连续多年投入研发,并将继续对技术进行提升和挖潜;BC技术方面,公司已经开展中试开发,BC在单面例如屋顶的应用上有功率优势,但双面率较低。
储能业务方面,阿特斯已构建起覆盖大型储能SolBank、工商储能KuBank、户用储能EPcube的全场景产品矩阵。目前储能项目储备在美、加、英、智、澳等市场规模化增长,欧洲市场潜力大,储能市场的地理分布越来越分散;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海外产能,海外供应链解决方案未来也可能成为企业重要的市场竞争力之一。
本文内容由集邦光储观察整理;如需转载或引用数据,请标明出处。